欢迎您来到普利驰国际国际网络官方网站!
2014安防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4-01-10 点击量:2984
分享到:
高清发展迈入应用阶段

  说到高清,在2014这个被称为”高清的爆发年”的年份里,似乎有着太多的话语去描述它、形容它,尽管如此,却不知道从何提起才算一个好的开头。

  在今年的北京安防展上,全场高清、全线高清成为了它与往年最大的区别之一,无论是海康、科达等国内厂商还是博士、索尼等国际厂商,高清都是贯穿始终的主流,高清监控摄像机、高清NVR、高清矩阵等一系列的高清安防产品构成了安防展最为抢眼的风景线。从芯片到镜头,从前端到后端,几乎所有监控厂家都推出了高清产品。

  SONY、松下、安讯士、Bosch等知名的安防国际品牌自不用说,高清产品线正在逐步丰富,亚安、奥尼克斯等传统安防商也推出了高清前端。存储部分,混合式DVR有了新变化,不仅是强调模拟与数字混合,更加强调高清信号的接入。另外,创维群欣不仅推出了高清摄像机,更研发了一款控制器,用以解决高清解码上墙的问题。顺应高清的脚步,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新的监控品牌,例如殷浩,专注做百万像素以上的高清摄像机,此次展出有高达1000万像素的摄像机,还有四川艾普视达、深圳波粒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高清研发和生产,成为高清领域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尽管众安防厂家热情似火地推出高清产品,然而,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高清产品并不多,高清应用除了前端图像采集的高清外,还要求传输、存储、管理、显示等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高清的要求,如果整个系统出现任何短板,高清也就无从谈起。笔者在做2014高清产品盘点时发现,各安防企业将高清的重点放在了前段摄像机上面,推出的高清摄像机新品占到了高清产品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而后端存储、管理、编解码等方面的高清产品却屈指可数。实际上,高清产品目前在技术上也还存在几大障碍。

  以高清摄像机为例,由于大部分的高清摄像机都采用CMOS传感器,其对光线的灵敏度较低,即使是采用百万像素CCD的传感器,也要比普通的低照度CCD灵敏度也要低许多。到了夜间就是漆黑一片,而监控大部分所要防范的时间段恰恰又是在夜间,这样就会使期望值很高的视频高清系统成了一个摆设。

  除了技术上的障碍外,高清系统的成本也是市场发展的受限的阻力之一。高清应用的投入相对偏高,这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投入和系统本身的投入上。高清系统的部署对于存储、网络带宽等基础配套设施的要求,要比标清系统更高;而高清设备本身的成本也会高于标清产品不少。对于众多的普通用户而言,投入成本是影响他们进一步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历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洗礼,随着2013年高清产品从雏形到应用经历的”磨砺”之后,2014年的安防企业将会更加注重于高清产品的实际项目应用。
解决方案走向行业细分

  ”今年除了做产品,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决方案上”朗驰如是说;”明年我们除了专注于动力环境监测之外,也会开始向别的行业涉足”中兴力维如是说;”今年的展台,我们有一半是用来展示行业解决方案的”海康威视如是说……

  安防展应该说是安防行业各企业产品和关注点的集中体现,与2012年安防展相比,今年的安防展除了高清唱响全场之外,解决方案也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大热点。去年,厂商只是提出自己有行业解决方案,而今年,我们在很多企业的展台上都见到了占据半个展位之大的解决方案展区,不得不说,集成化已经真真切切的来到了我们身边。

  网络快球、网络矩阵、光矩阵、无线3G网络视频服务器、便携式审讯专业系统等产品将集成化的趋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不再是单一的设备,不再是分散独立的设备,呈现给用户的是集成度越来越高的专业适用设备;软硬件平台级的融合,包括监控平台和GIS系统的集成,包括监控平台和城市管理平台的集成和整合,包括监控系统和OA系统的集成和整合,监控系统在2014年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市场上。

  应该说,从仅仅追求单一的安防产品销售到如今的广泛重视行业化解决方案,这一发展源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产品细分的必然结果。在监控市场的产品线逐渐丰富,并且逐渐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成为各主要厂商思考的重点。

  尽管解决方案已成为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然而从客户需求方面来说,未来解决方案的发展方向会是行业/专业细分和专业模块细分。一方面,解决方案越发呈现行业的特点,比如金融、化工、教育、公共设施等等,以行业的特殊需求形成解决方案的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是专业模块的细分,这就包括监控系统、检测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等等。即,根据行业的需求,供应商也会进一步的细分,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更多的也会以专注的经验和案例积累,赢得市场。

  从产品供应方面来说,未来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会呈现如下的特点:一是会有一些非生产型的集成供应商出现,此类供应商通过自身的整合能力,获取订单,并整合其他生产企业的产品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成为真正占据行业上游的服务商。二是当下一些细分行业领军者会成为未来主体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些企业通过自身行业中的引领地位,依托自身的产品优势,整合其他相关产品,以实现解决方案的供应。三是企业联盟形态会愈发增加,由于当下大部分企业都是专注于某一品类的产品生产,为实现解决方案的供应,不同的企业会进一步走向联合,形成各自产品的协同,从而满足解决方案的实施要求。

  中兴力维马金忠在谈到2014年展望时说,”我想可能明年在集成化这块会走得更远。最近我跟一些客户交流时,大家谈到公安的大联网或者某个系统大应用,也就是说安防系统或安防项目已经开始从点、面或者是小范围应用开始走向全面联网。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整个产品集成化可能要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这也是最终的行业用户跟厂家需要共同去完成的。”
智能分析从后端向前端迈进

  智能分析在近两年被视频监控领域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提出来,很多视频监控企业推出了面部识别、车辆识别、人群控制和交通流量控制等解决方案。

  目前,智能视频监控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前端智能分析;;另一种是后端智能分析。两种智能分析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利用前端摄像机自身的芯片进行计算,而后者则是利用后端计算机纯软件的方式进行分析。但无论是前端嵌入式的还是后端软件方式,其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所开发的核心算法程序的运行而对视频信号进行分析而完成的。嵌入式与纯软件方式的区别仅在于运算平台不一样,前者可以在摄像机DSP芯片上完成核心算法的运行和相关计算;而纯软件方式的运算平台则是一台通用的计算机。

  然而,随着大项目的增多,后台接入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将所有分析工作都压在后台,势必加大后台压力,且在庞杂的信息中进行智能分析,也考验算法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分析开始由”由后往前”移。